成人寫作

陳兵厚:“傻子書記”李叔

時間:2023-02-13 09:21:37   作者:陳兵厚   來源:初心習作網   閱讀:38   評論:0

陳兵厚:“傻子書記”李叔 圖1


李淑(1921--2001年),從新中國成立,到生產責任制的三十多年,一直擔任山西省應縣南泉鄉西窯村黨支書,南泉鄉黨委委員,出省勞模,是位資格很老,大公無私,不拿集體一針一線,廉潔出奇的“傻子書記”。


一、一塵不染

有一次,老伴兒去隊里分糧,一位記工員給他多稱了二十斤黑豆,拿回家后,覺得不對勁,非常生氣,竟然在社員大會上嚴厲批評了人家,還說這是讓他犯錯誤,這還了得!臊得那人恨不得鉆進地縫里。
給社員難堪情有可諒,到底是給下鄉的干部,化肥廠廠長,打井隊的領導,拿過集體的黑豆、小麥啦,大蒜、金針(黃花菜)啦,哪怕是一斗谷蒙糠,只要讓他知道了,這下可頂事了,運動一來,不管你是哪路的神神,全不留情面,當打對面,端上桌面,甚至還給某一副縣長當面提過意見呢,鬧得人家臉紅一陣白一陣,臉不知往哪兒擱!村里的小干部想打個平伙,或搞個特殊化,絕對得瞞著他,讓他知道就不行。他常說,“我最看不慣白吃白拿,占集體便宜的人!”,你見過這樣的人嗎?

窨子溝有一奶兒子,多日不見,十分想念。收工后步行去背,路上小傢伙說想啃玉米棒兒,他說那是大隊的,不能隨便掰,卻經不住奶兒就地打滾兒,于是他掰了三個,后來還在社員大會上檢討,讓會計一定在秋后分糧時扣去斤數。

當時,縣鄉領導經常來村指導工作。他陪領導吃吃飯,打打牙祭,也是人之常情。他卻從來不這樣,安頓保管員給派好飯,自己回家吃熬白菜去了。

有一次,公社組織各大隊書記檢查工作,正好飯點兒來西窯村了,他卻磨磨蹭蹭的不去安頓飯,公社領導生氣地跟人說,“那人不近人情,太死相!”因此,以后很少在西窯吃飯了。

他有四個兒子,每年都是“缺糧戶”。當時政府撥給每村的“儲備糧”,專門讓青黃不接的社員借,等到秋后分糧時扣除。他怕人說閑話,就盡量少借或去外村親戚朋友家借,要么發動全家人挖苦菜度饑荒。

老婆兒子想干點兒省力的活兒,沒門不說,還要給他們沒完沒了地上“政治”課“洗腦”:“多會兒也要緊跟黨走,不偷不搶,堂堂正正做人,問心無愧做事!”,孩子們實在不想聽了,生氣地說,“跟上你一天也沒亮色過,連個偷空兒的時間也沒有?!?

有個干部蓋房多占了集體半間土地,他非要從這個干部的“自留地”里扣了一分地才作罷。

他是個很有政治眼光的人。每當人們提到社會上的一些腐敗行為,他總是說,“快受制呀!這是共產黨放長線釣大魚,到時一收網,誰也逃不脫”,這話既是對大家的震懾,也是對黨員干部的警示,很有意義。

他的無私,常人無法想象??h里開會,國家每天給他一元三角伙食補貼,他把這些都交給大隊會計。他總是說,“我開會期間吃飯是吃國家的,不用花錢,所以伙食補助是不能要的?!?。

他還是個集體財富的守護人。當大隊的倉庫都裝滿時,便把產下的黃茂種子放在自己家里。為了防止孩子們的不規范行為,左叮嚀右吩咐不說,還特意在上面深深地蓋上印章。

自家房子破爛不堪,前檐幾根椽耷拉下來,他用扁擔頂住,只要塌不下來就行。

生產責任制時,隊里的好地,好牲畜他連鬮也沒抓,自己主動報名養種畝數少又貧瘠的土地(像褲襠地),好的牛驢全讓給社員們了,收割時,全家人用肩膀往回背。

村里水庫邊有一棵枯楊樹,底部糟了個大洞。他老年有病后,跟其他干部說,打了賣給他,正好夠自己櫳棺材,據說,在他臨終當天,除了哼唱《社會主義好》外,還擱記這件事,含糊地追問兒子們給了大隊那15塊樹錢沒?

他就是這樣一位鐵骨錚錚,不折不扣,渾身充滿正能量的大寫的人。

二、一身為公

說他是干部,但半點兒架子也沒有,反而干活兒從不偷奸,每天一人受二人的苦,是典型的“小車不倒只管推”,踏踏實實的“老黃?!?!

他響應“水利是農業的命脈”的偉大號召,決定打井澆灌農田,改變村里“一窮二白”的面貌。過去打眼井可不容易啊,先讓社員打一個直徑1.5米,深20--30米的“旱筒子”,然后才用機器打。他自告奮勇,第一個跳了下去,那時沒有現代化工具,全靠鎬頭刨,筐子掉。萬一遇塌方,人就“光榮”了,更沒有“保險”一說。一次,纏轆轤的麻繩斷了,他趕緊讓同伴緊貼筒壁,一筐土石把鎬柄砸斷好幾截,他灰頭土臉地爬上來,吩咐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。

如果說打井付出的艱辛造福于民,那么種黃茂就是他認定的“發財夢”。天剛蒙蒙亮就起床,帶上玉米窩頭,扛上镢頭,腰掙麻繩,帶領大家唱著巜東方紅》出發了,到了目的地二話不說,脫衣就干。鐺鐺的镢頭聲在山谷回響,他喘著粗氣,連汗水流在臉上也顧不上擦一把;星星眨眼,背上山柴回家。天天如此,月月如此,年年如此。遇上干旱,雨澇,羊群吃了小苗等,都需重新種;遇到陡坡,還得挖魚鱗坑,壘平堰,才能種上來。在“頭道背,二道背,麻繩坡”等200多畝坡上,镢頭磨禿了一把又一把,“踢倒山”鞋換了一雙又一雙,手上的破繭剝了一層又一層。黃天不負苦心人,汗水滋潤黃茂壯,荒山綠了,百姓賣錢后笑了,他也笑了,說,“你們過好了,我就好過了”。

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。在他的帶領和大家的努力下,他對村里做出了如下貢獻:共給村里打了4眼機井,修了兩千多米防滲渠,3座大水庫,3個截潛流,至今福蔭村民。又和保管員到“種子公司”申請種籽種,一下子讓西窯村變成“泉水嘩嘩響,有錢又有糧”,一個勞動日八角多錢(大村只有二三角,更有白干的),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莊,鄰村的女兒們,托親拜友往西窯村擠。

三、醫者仁心

除了上面一心為民外,他學會一門“按摩術”,想當個“業余醫生”,經常給大家按摩肚。村里有一吳姓中年人,最近半年吃不下飯,面黃肌瘦,連走路都揺搖擺擺的??h城醫院按“黃疸性肝炎”治療,中西藥結合了好長時間,沒有見效。后聽人說,東山有個靈神神說一不二,仙爺說這是“太歲”頭上動了土,半夜在十字路口禳祭了好幾天,病情反而加重了。李淑說,“兄弟,你相信我不?不用花一分錢,挨點疼就能治好?!?,不由分說,上炕就給按摩,誰知那肚硬得像石頭,病人哪里承受得了?直疼得呲牙咧嘴,連聲討饒。他說,“你這肚就得按摩,再不按你就叫食頂死了,你忍著點兒,我慢慢給你按,按上一禮拜,啥事沒了?!?,就這樣不顧勞動后的疲乏,每天早晚按肚不停,又讓病人吃了幾個醋煎雞蛋,服了幾盒“保和丸”,你還別說,病人開始想吃飯了,最后竟然真的好了。從此他逢人就動員人們按肚,或用鍬柄擩肚,把老食按開,消化好了,百病全無。他認為,大部分病都是“食”頂的,只有按肚不止,身體才會健康。他這樣做,一不為名,二不為利,只求樂于助人。他還用信紙寫了一沓“經驗之談”,讓在322醫院工作的李風春捎去醫院,想讓推廣。

他像青松一樣意志堅定,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。深惡痛絕貪污腐敗,鄙視多拿多占,沒有半點兒私心雜念,一生清白,兩袖清風,像一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,擰到哪里都放心。

今天懷念他,只因為他留給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,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精神激勵著我們,在新長征路上,不忘初心,牢記本色,以貪為恥!

陳兵厚:“傻子書記”李叔 圖2

(作者系應縣南泉鄉西窯村人,網名萬事隨緣,高級語文教師,現已退休。)

陳兵厚:“傻子書記”李叔 圖3

陳兵厚:“傻子書記”李叔 圖4

陳兵厚:“傻子書記”李叔 圖5


相關評論
初心習作網版權所有 | 地址:朔州市平朔生活區單身公寓B樓217室 | 編輯部: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迎賓苑2#公寓516
網站公眾號:chuxinsc ?? 投稿郵箱:cxzww001@163.com ?? 點擊查看網站統計數據??晉公網安備 14060202000164號
  晉公網安備14060202000164號  晉ICP備17004643號
日韩av无码专区不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