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紅巖:師者匠心
——暑假紀實(二)
作為老師,“傳道、授業、解惑”似乎天經地義,但如何傳、授、解,雖多探索,終無定論。教學這么多年,我有時想,教育工作也需要“大國工匠”精神,技藝嫻熟,深入人心,精益求精,事半功倍。確實,這樣的一種思考,自從暑假培訓后,尤為堅信不疑。
7月7日——7月13日,學校開設了城區五中與靈石二中教學研修班,特聘請靈石二中的骨干教師對我校各科教師進行了手把手,理論加實踐,為期七天的“學案教學”培訓。
年年有培訓,今年卻不同。對我來說,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“師道匠心”的確認,顛覆了對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的趨同,也顛覆了我們以往對孩子們“生拉硬扯”式的被動教學。作為教師,確實需要在教學上真正“放手”,讓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事。而實施這一過程的具體操作就需要“匠心”,其途徑就是——學案教學?!皩W案教學”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的一種開放性的教學模式,它以學案為依托,體現為自主學習——小組學習——展示反饋——評價點撥,四大板塊。
在課堂上,以老師充分信任學生為前提,首先老師給出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,方法,任務,具體要求,明確告訴孩子們:這節課需要達成的目標,指導學生學會自學;第二步,通過小組學習,教師預設重點問題,引導小組學會合作,并討論,解決問題,發現解決問題的規律,然后歸納方法;在展示反饋環節,要求強化雙基訓練,教師提供分層題組讓學生自做——交流——小結,研究問題點,構成知識鏈。老師可以從某一小組找一個表達能力強的同學給大家總結方法,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完善。老師板演展示,這樣孩子們通過親自鉆研,學會了探究問題的方法,必然言之有物,言之有理,信心滿滿,積極性也空前高漲;然后老師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典型文章,讓孩子們反復閱讀,實戰訓練,舉一反三,達到對本節知識點熟練的目的。這里孩子們的展示只是手段,教師要通過孩子們的展示真正達到表達能力,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全面提高,使學生產生學習經驗,日久天長,內化為學習能力。再經過教師適時點撥,把學生引出教材,引入生活,使學以致用成為常態。從整體來看,學案教學應該可以成功解決傳統教學中,學生厭學和大班教學無法大面積關注全體學生的實際問題。
聽了武林琴老師的“技能訓練學案”課和“復習訓練學案”課,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,我心里的許多疑惑迎刃而解,懸著的心終于落定。在自己上的公開學習課上,盡管還存在許多問題,但我想:我已經找到了學案教學的方向和方法。對孩子們的正確引導、積極肯定和深深地愛與了解,是保障課堂高效的重要基礎。一課有一得,一得有突破,得得相聯系,這樣的良性循環,由淺入深,逐步完成語文課標要求的學習內容。
反思我們的教學之旅,無論哪一種課堂呈現方式,要實現語文的高效教學,都要求我們語文老師有深厚的語文素養、教育素養、人文素養。老師視野開闊,大腦豐富,站的高,卻又不是“高高在上”,能用教育智慧與各種學生打交道,教會他們學習,并把對學生的愛建立在民主,理解,尊重的基礎上。好的老師不但有教育智慧,而且有教育絕招;好的老師不僅僅是懂得教育的學問家,更是能用人格引導人格的心理學家,思想家!
“師者匠心”,這次學習只是個開始,未來的路還很長,我們應該博采百家之長,尋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學習方法,內化吸收。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,教育,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,作為教師,需要的不僅僅是家國情懷,而更應該在教學藝術上領先時代,這樣才能無愧于使命,在每一個未來成為最好的引領!
2019年 7月15日